九谷燒
九谷燒的歷史約可大分為江戶時代前期、江戶時代後期、明治時代~昭和時代前期、昭和時代後期~現代等4個時期。
九谷燒的歷史
1. 九谷燒的誕生 (17世紀後半)

江戶時代前期乃九谷燒之誕生時期。
九谷燒是由治理大聖寺藩的第一代藩主前田利治 (MAEDA Toshiharu) 支持下,於1655年開始嶄露頭角的瓷器。據傳於礦山開發工程中,在領地內的九谷村無意中發現成為瓷器原料的陶土石。接著引進以伊萬里燒聞名的有田 (佐賀藩) 技術,進而開始生產磁器。然而「九谷燒」之名號乃基於該燒陶的礦窯,剛好位於陶土石產地的九谷村中,因此得名而生。

特別是此時期所生產的九谷燒作品,後世稱之為「古九谷」,意即古老的九谷燒。其青手翠?湛藍的表面色調及無與倫比的彩繪型態,廣受陶瓷名家及風流雅士們的青睞,而以名作之姿傳承一時。
然而,古九谷從製作以來約60年後,不知何故突然停止生產。根據推論,也許是因為當時的大聖寺藩出現財政困難,導致礦窯的資金匱乏。此外也因藩主的世代更替而轉變政策方針等,雖然可以推論出數種停產的理由,卻也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因此至今停產仍是謎團未解。
2. 九谷燒的再興 (19世紀)

就在江戶時代的後期,停頓已久的古九谷燒之製作生產突然再度復興,然而此時期亦是赤繪 (紅色色調) 作品問世的時期。
古九谷燒自迷樣的停止燒窯之後的百多年,終於又在大聖寺藩的「本家之藩」加賀藩的領主城鎮內,亦即今日的金澤,再度開始製作生產。這次乃是受到京都的陶瓷名家技術指導,而於加賀國 (現今之石川縣) 再開展陶瓷製作。雖然此期作品時間相當短暫,但由於引進新的製陶技術與古九谷燒的獨特作品風格相互結合,也促使大聖寺內出現了以復興九谷燒為使命的巨匠。

吉田屋傳右衛門 (YOSHIDAYA Den-emon),居住在大聖寺領主城下的富裕商人,有著強烈復興九谷燒,特別是青手古九谷燒的使命感的商人。他於1824年,投入大量的財產,於古九谷燒窯旁,建造了一座可以燒陶瓷的窯。此窯後來便以主人的商店名稱為基礎而命名為「吉田屋窯」。由於古九谷的瓷器品質與具備藝術性的特質,皆受到當時的富貴人家與知識階層人士的高度肯定與賞識。但也許是因為太注重品質而忽略了成本的控制,導致吉田屋窯的慘澹經營。為了經營上的重新整頓,吉田屋窯將礦窯移至交通便利的山代地區以方便群眾購買,但終究還是於7年後的1831年決定關閉礦窯。

山代的吉田屋休窯後,便直接轉讓予當時的現場總監宮本屋宇右衛門 (MIYAMOTOYA Uemon),接著以「宮本屋窯」為名再度開窯。宮本屋窯因受到加賀藩的瓷器影響而採用了赤繪塗料構圖。其中又以任職主任的飯田屋八郎右衛門 (IIDAYA Hachirouemon) 的赤繪與彩繪最為精緻與膾炙人口,進而帶動了宮本屋窯赤繪的高知名度,雖然該窯與吉田屋窯同為民間礦窯,卻可執業超過20年以上。因吉田屋休窯而停產的青手九谷燒,終於1848年藉由大聖寺藩重新建築的「松山窯」開始得以再度興盛。而松山窯以生產青手九谷燒為主,直到明治政府廢藩置縣為止,大聖寺藩亦培育出許多傳世的名工藝師。
3. 名工藝師的誕生與產業的隆盛 (19世紀末 – 20世紀前半)

明治時代 – 昭和時代前期,許多礦窯的工藝師紛紛各立門戶,再加上延續江戶幕府的明治政府所推行的產業振興政策之幫助,此時,九谷燒瓷器的出口外銷正逢興盛時期。
推動明治維新後,江戶幕府將政權移轉給明治政府。於是各礦窯失去領地藩的支援,面臨得各自獨立經營的窘境。
舊大聖寺藩的工匠們,因堅持作品的高品質之故,乃由一介「礦窯中的工藝師」的定位,努力成為著名的「美術工藝品的作家」。其中如專門指導後輩工匠塗料上色構圖技術的竹內吟秋 (TAKEUCHI Ginshu)・淺井一毫 (ASAI Ichimou) 兄弟檔大師,及教授擁有書法家及美食家身份的北大路魯山人 (KITAOJI Rosanjin) 陶藝技術的第一代須田精華 (Shodai SUDA Seika) 等名工藝師,皆出自此時期。

另一方面,舊加賀藩的工匠們,也朝向出口產業邁進,為自己的藝術商品尋求活路。其中又以大量添加金色塗料的赤繪九谷燒為銷售至歐美的主要產品。在這中興代的陶瓷家當中,以九谷庄三 (KUTANI Shouza) 最為著名,其擅長將赤繪與金彩融合成更為精緻的彩色金襴手繪作品。
4. 身為「現代藝術」的九谷燒 (20世紀後半 –)

自昭和時代後期至今,九谷燒已逐漸形塑並奠定屬於傳統工藝美術品的品牌。它具備了現代藝術的要素,超越了「工藝品」的框架而邁向「美術品」獨特美學的境界。此外現代九谷燒的特徵亦融合了新的生活型態而孕育出多面相設計風格的器皿。
例如在加賀市,我們可以看到除了保有古九谷燒的特色並沿襲大聖寺藩以來的傳統之外,在傳統的彩繪構圖技法上再放入中東等異國情調的裝飾雕刻,而成為非常獨特的作品風格。如北出塔次郎 (KITADE Tojiro) 與不二雄 (Fujio) 父子倆的作品可以說在現代九谷燒中獨領風騷。

其他如緊鄰加賀市的小松市亦有以鮮明又具層次的寶藍作品聞名的巨匠三代徳田八十吉 (Sandai TOKUDA Yasokichi),以及釉彩藏金、作品典雅高貴的吉田美統 (YOSHIDA Minori) 等二人,均獲得日本政府頒發「人間國寶」的殊榮。
九谷燒的彩繪構圖樣式
青手

以緑色塗料為主要基本調配色調。其作品特徵為瓷器周身上下皆不留白而以塗料滿塗的華麗構圖方式進行形塑,又稱「塗埋」。
此藝術品令人矚目之處乃在於器皿整體皆以塗埋手法繪圖,用色大膽、濃厚與鮮明。
彩繪 (五彩手)

又稱作「九谷五彩」。乃使用緑、黃、紫、深藍、紅等五色塗料自由勾勒的作品。於器皿中央部位勾勒出作品的主題或題材乃其構圖特色。
此項藝術品令人矚目之處,乃在於器皿上的構圖如同屏風或掛軸上的畫風般完全呈現,其熟練的繪圖筆觸令人驚嘆不已。
赤繪 (金襴手)

利用紅色塗料的難滲透及難暈染性,以細描方式於器皿上整體繪圖。此外,除了紅色塗料外,多數的作品會搭配金箔再上釉,華麗繽紛乃赤繪的特徵。將背景以紅色塗料塗埋後的器皿上,再搭配金箔裝飾,這樣的赤繪方式又稱之為「金襴手」。
此項藝術品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工藝師皆須具備精湛的細描彩繪技術,加上釉裏金箔的裝飾搭配,華麗又高貴。
更新日:2025年03月28日